close

image.jpeg

泰國,佛陀庇祐的國度,全國約有90%以上的人民信奉佛教,也是當今世上少數君主立憲的國家之一。曼谷,就是這個王國的心臟,同時兼具古老氣息和現代風情的東方大城。

西元1782年由節基(Chakri)王朝的國王拉瑪一世(Rama I)所建,至今仍奇蹟似地保存了泰國的文化傳承與遺風。大皇宮(Grand Palace)、玉佛寺(Wat Phra Keo)、臥佛寺(Wat Pho)、鄭王廟(Wat Arun),高聳堆疊的尖塔,金碧輝煌的建築,悠遠曲折的歷史,純樸和善的人民,共同造就了這個古老而美麗的城市。

image.jpeg

image.jpeg

電影The Siam Renaisance中曼谷的昔日舊貌

你或許聽過,很多人將曼谷稱為「天使之城」,但你可能不知道,曼谷在泰文的全名其實是「偉大的神仙京城、永恆的綠寶石城、堅不可摧的極樂境界、天帝的皇都、被贈予九塊寶石的大都會、瓊漿玉宇的京都、毗瑟奴下凡的宮殿、因陀羅賜的都城」。聽了這樣的描述,你應該覺得曼谷真的很偉大了吧。 泰國人相當驕傲,他們未被西方強權殖民統治過,可能也就是如此,許多文物古蹟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。想到清朝末年的英法聯軍,那一把燒掉圓明園的大火;想到文化大革命時的紅衛兵,一些佛像古物也難逃自己人民的毒手,心不禁糾結起來。中國不也是深受佛教薰陶的國度嗎?為何歷史的命運竟會如此不同!

很多人對曼谷有許多誤解,認為她的迷人,不過就是紙醉金迷的夜生活。沒錯,曼谷的夜生活的確很吸引人,但是要真正體會她的風情與內涵,皇宮與寺廟正是開始著手的好地方。

image.jpeg

曼谷的空鐵(BTS)跟台北的木柵線很像,票價從15泰銖起跳 

這次去大皇宮特別選擇以水路的方式前往。搭乘空鐵席隆線(Silom Line)在最末站沙潘塔克辛(Saphan Taksin)站下車,就會看到昭披耶(Chao Phraya)河了。鄰近河邊的正是中央碼頭(Central Pier)站,準備在這裡搭船到大皇宮。講到昭披耶河就覺得好笑,因為以前沒聽過這河,只知道曼谷有條「湄南河」。有天看地圖才突然發現,原來「湄南河」的泰文叫做 Mae Nam Chao Phraya,而 Mae Nam 在泰文是「河」的意思,Chao Phraya才是它的名字!我們竟然長久以來直接把Mae Nam「湄南」音譯成這條河的名稱,真是大錯特錯啊,從現在起還給它正確的名字吧,就叫昭披耶河。

image.jpeg

昭披耶河的中央碼頭

其實昭披耶河的船班按照停靠點分成好幾種,分辨的方法是看它船頭插著旗子的顏色,有藍、黃、綠和橘色。如果覺得有些困擾,不知該搭哪種顏色的船,就乾脆只搭橘色旗的船班,因為它每站都停,而且班次密集,雖然慢些但不容易搞錯,要不然就直接問現場的服務人員也可以。在碼頭上先買好票,大約13泰銖,也有在賣一日券的船票約100泰銖,如果你沒有整天都要搭船,買單程票就好了。有些搭船的碼頭看不到售票人員,你可以直接上船,屆時就會有服務人員過來,再跟他買票即可,曼谷的公車也是相同。

image.jpeg

昭披耶河沿岸的風光 

 

前往大皇宮可以在 Tha Chang(N9) 碼頭下船,離大皇宮的入口最近,然後再倒回來參觀臥佛寺。如果你要直接到臥佛寺,則在 Tha Tien(N8) 碼頭下船即可。而我這次計劃先去大皇宮卻在Tha Tien(N8) 碼頭先下了船。一出碼頭就是賣海產乾貨的商店,空氣中充滿了魚腥味。到了路口左轉沿著大皇宮圍牆走一段路才會到入口。所幸兩旁都是賣舊貨、佛陀項鍊、國王肖像的攤販,也不會覺得無聊。

image.jpeg

一出碼頭旁邊就是賣海產乾貨的商店 

image.jpeg


空氣中充滿了魚腥味 

image.jpeg

大皇宮的圍牆 

image.jpeg

兩旁賣舊貨、佛陀項鍊、國王肖像的攤販

大皇宮的開放時間由上午9:30至下午3:15,而售票時間僅到下午三點為止,門票250泰銖(泰國人免費),可以同時參觀玉佛寺。其實玉佛寺就在大皇宮內,是國王舉行宗教儀式的地方。大皇宮所有的建築是在佛曆2325年(西元1782年)開始興建的,總面積約218,000平方公尺,環繞的圍牆則長達1,900公尺。 曼谷節基王朝(Chakri Period)的拉瑪一世國王昭披耶節基(Rama I King Chaopraya Chakri)於佛曆2325年(1782年)登基時,認為先皇鄭信王當年在昭披耶河西岸吞武里(Thonburi)地區所建的皇宮並不理想,於是決定將國都遷至昭披耶河的東岸(就是今天的曼谷),並按照大城(Ayutthaya)王朝的皇宮藍圖興建完成金碧輝煌、璀璨奪目的大皇宮。

image.jpeg

老師帶著學生來大皇宮戶外教學 

image.jpeg

大皇宮的入口處

玉佛寺矗立在大皇宮的北面,從入口處一進來就可以看見。佛寺的四周有走廊環繞,泰國人民最崇敬的玉佛,就供奉在佛寺的大雄寶殿內,正中央的金色高座上。玉佛膝部寬48.3公分,高66公分。並按照泰國一年三季(三至五月為夏季,六至九月為雨季,十月到翌年二月為清涼季節)的時節更換錦衣。更換的儀式,均由國王親自主持。

image.jpeg


玉佛寺的大雄寶殿

 

玉佛由整塊翡翠雕琢而成,佛曆2007年(西元1464年)首先在清萊一座佛塔裡被發現,當時玉佛身上塗滿了石灰,大家都以為只是一尊相當普通的泥塑佛像。後來因為佛像鼻尖上的石灰慢慢剝落,這才發現裡頭是一尊罕見的玉佛。當時清邁城主知道了以後隨即下令迎請玉佛至清邁供奉,誰知道運送玉佛的大象走到了清邁南奔城的叉路時,突然不聽指揮,轉向南奔城而去。清邁城主只好將這尊玉佛供奉在南奔城的一所寺廟中,前後共計三十多年。後來另一位清邁城主,才又從南奔城將玉佛請至清邁供奉。 到了猜亞雀陀王出任清邁城主後,鑾巴邦城(現今寮國境內)發生了王位之爭,猜亞雀陀王帶兵前往平定,並於佛曆2095年(西元1552年)將玉佛迎至鑾巴邦供奉,共計兩百二十六年。 一直到佛曆2321年(西元1778年),後來的卻克里王朝的第一位國王拉瑪一世時任大將軍一職,領軍北上征服萬象,隨即迎玉佛至鄭王廟(Wat Arun)供奉,佛曆2327年(西元1784年)才又將玉佛迎至現今的玉佛寺內供奉。

image.jpeg

金碧輝煌的牆柱滿是賽璐珞、彩瓷、金箔裝飾 

image.jpeg

這樣繽紛的色彩,造就了當今泰國設計的大膽用色

脫了鞋進入玉佛寺的大殿內,有別於室外璀璨繽紛的熱鬧,一種莊嚴寧靜的感覺油然而生。雙手合十、頂禮膜拜後,就跟著許多當地人一樣靜靜地坐在大殿的地板上,坐在佛陀的腳跟旁默禱著。願佛陀的慈悲與智慧,能指引掌權者行走無私、奉獻、仁民、愛物的大道,救濟百姓遠離貧窮、飢餓、戰爭、疾病等苦痛的折磨。

image.jpeg


在紛紛擾擾的俗世,睡蓮自顧自的綻放著

玉佛寺裡有個大平台,大平台上有一座拉瑪四世國王建造的圓形金塔,稱為「樂達納舍利塔」,塔內又有一座供奉佛舍利的小塔。

image.jpeg

樂達納舍利塔

大平台的前方是一座呈十字型的豪華宮殿,叫做「碧隆天神殿」,高40公尺,殿頂有四層重檐,上面有一座塔,塔上有九叉塔尖,塔尖上則是一頂皇冠。 在「碧隆天神殿」前邊的兩個角落上,各有一座拉瑪一世國王為了紀念父母所建的金塔,稱為雙金塔。

image.jpeg

碧隆天神殿 

image.jpeg

在碧隆天神殿前繪畫的學生

泰國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,泰語中至少有60%以上的字彙來自古代印度話:梵文及巴利文,甚至泰國人的正式姓名也全都是用巴利文。現任國王拉瑪九世王蒲美蓬(Rama Ⅸ King Bhumibol)的拉瑪(Rama)是取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(Ramayana)英雄,而拉瑪國王也被認為是印度神話中守護神毗濕奴(Vishnu)的轉世。 在玉佛寺內會看到許多造型奇特的神獸,也都是出自印度、佛教神話,增添了不少神秘奇幻的氛圍。其中一種公雞冠、鸚鵡嘴的神獸叫做金翅鳥(Tantima),相傳就是毗濕奴的坐騎,在大雄寶殿外牆精神抖擻的矗立著。 曾經在曼谷國際機場看到的複製神獸叫做夜叉(Yaksa),在大皇宮裡可以看到好幾尊高達5公尺的本尊。夜叉總共有7種不同的臉部顏色,在印度神話中有驅邪避兇的功用,就像是中國的門神一樣。 而在碧隆天神殿四周有許多半人半鳥的神獸,叫做奇那瑞鳥神(Kinnari),是來自緬甸、柬普寨、泰國及寮國的佛教神話裡,佛祖身旁動物使者之一。祂身材婀娜多姿,或是手持蓮花、或是雙手合十,時時刻刻都在祈禱著,芸芸眾生皆能離苦得樂。 總是使勁撐起半邊天的,就是印度神話羅摩衍納裡的猴神哈努曼(Hanuman),祂是羅摩(Rama)的護法,而羅摩王也是毗濕奴的化身之一。之前曾提及泰國人相信拉瑪國王是毗濕奴的轉世,所以當然要在這裡設置許多羅摩王的護法猴神了。

image.jpeg

總是精神抖擻,目光炯炯的金翅鳥 

image.jpeg

身高達5公尺的夜叉,總共有7種不同的臉部顏色 

image.jpeg

身材婀娜多姿的奇那瑞鳥神 

image.jpeg

猴神哈努曼,象徵了知識、活力、誠實、真摯、無私、謙遜與忠誠

 

環繞著玉佛寺的迴廊,裡頭共有178幅描寫「摩羅王故事」的壁畫,這些壁畫都是拉瑪一世王時代的作品。 穿出迴廊其實才是真正來到大皇宮的區域。首先看到的是被稱做「摩天宮殿群」的建築,分別由因陀羅殿偉大護國神殿乍迦博碧曼宮等三座主要宮殿組成,屬於大皇宮早期的建築。其中因陀羅殿建於西元1785年第一世王時代,原是國王臨朝聽政的地方,現在則做為國王舉行重要典禮的地方,殿裡有兩個刻工精美的國王御座。

image.jpeg

玉佛寺的迴廊描寫「摩羅王故事」的壁畫 

image.jpeg

摩天宮殿群 

image.jpeg

因陀羅殿美麗典雅的窗櫺

節基殿是大皇宮裡規模最大的皇殿,建成於西元1876年第五世王在位的期間。「節基」含有神盤、帝王的意思,也是曼谷王朝的名稱。 本殿的基本結構屬於英女皇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藝術,殿頂卻有三個屬於泰國傳統建築的方形尖頂。全殿分正座、東座,西座三個部份,正座頂層是安奉王族靈骨的地方,第二層式泰皇接見國賓的地方,底層則是御林軍總部。東西兩側則作為陳列室、客廳、圖書室之用。

image.jpeg

節基殿是大皇宮裡規模最大的皇殿 

image.jpeg

節基殿前的衛兵

 

兜率殿(Dusit Hal)是一座泰國傳統建築的宮殿,Dusit是印度文,中國佛經譯作「兜率陀」,是欲界六天之第四層天的名稱,彌勒菩薩就曾住過兜率天的內院。 兜率殿主要作為國王、王后、太后等舉行喪禮的地方,其他重要典禮如國王登基紀念日等,也在本殿舉行。

image.jpeg

 
本文部份資料轉載自官方導覽摺頁「大皇宮導遊」

image.png 臉書「泰不思議 ThaiAmazing」專頁會與部落格同步,便於追蹤最新貼文,歡迎按讚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cky L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